会展•传媒区域经济中国智造品牌中国数字经济生态•环保匠心中国健康中国一带一路公益•志愿者经济与法读书•文化广角镜艺苑人生特色小镇诚信中国商业电讯上市公司中国风县域经济营商•招商新农村科创中国名医堂基层党建廉政中国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消费•时尚社会视点乡村振兴中国开发区部委直通车聚焦商协会宏观经济信息环球资讯投资要闻本委传真安全生产农业金融•理财政府法制企业传真传承城市•社区警界传真大美中国

探寻西安科创硬实力背后的“核心密码”

001.jpg

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内景。(受访单位供图)

002.jpg

瞪羚谷创业社区。(受访单位供图)

贯通天地的“太空电梯”,惊险刺激的“空战对抗”,形态各异的智能机器人……今年以来,随着电影《流浪地球2》的热映,影片中层出不穷的“硬科技”元素让观众津津乐道。

电影中频频露脸的移动机器人便出自西安高新区这家企业——深圳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今年5月4日,该公司产品Aris-8848型号机器人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奔跑的青春——2023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为全国观众带来移动机器人应用的最新成果,再度受到关注。

西安科创“硬实力”频频出圈的背后,是这座城市及各方力量对创新发展“核心密码”的坚持。以科创优势重塑城市优势、以科创动能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西安科创“硬实力”在不断积蓄中催生出强劲发展动能。

“硬实力”频频出圈 科创成果“破土而出”

深圳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创业团队人员均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公司正好赶上了生产制造业自动化需求大幅提升的时代。”公司主要创始人张朝晖介绍,作为行业领先的移动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优艾智合基于工业物流、智能巡检运维两大业务,为全球企业提供自主移动机器人及一体化解决方案,创造了一批机器人“军团”,在工业物流与智能巡检运维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早在2022年5月4日12时22分,随着“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队成功登顶珠峰,优艾智合研发的移动机器人也第一次登上高原科考的历史舞台。这些移动机器人的身影遍布祖国大地,以科技的力量创造着新的风景……

优艾智合只是西安科创实力及“西安智造”庞大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如今西安彰显的科创属性与硬科技实力,与多年来的科技沉淀有很大关系。

在西安,一批批科学家、教授和工程师走出象牙塔,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西安一九零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突破制约氢能应用中的“卡脖子”难题,实现了储氢材料的高效、安全、可控释氢;西安华晟复材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动铺丝装备,真正解决了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自动加工制造的“卡脖子”问题,打破欧美技术封锁,实现国产化替代;西北工业大学研制的翼身融合大型客机的缩比试验机圆满完成预期飞行计划,意味着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研究踏出了从概念研究到技术验证的关键一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磊教授团队的“盐湖提锂”技术将在青海省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建设中大规模示范应用……

近年来,在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创新成果从各大高校破茧而出的同时,西安以高校为代表的本土科创公司数量增速也明显加快。

资本市场上,诸如华秦科技、铂力特、巨子生物等一大批代表西安科创实力的企业纷纷亮相,成为西安科创的中流砥柱。

科技创新蔚然成风 尖端成果不断涌现

事实上,西安科创力量的底蕴远不止于此。除了走向资本市场的佼佼者,还有更多科技企业在各自领域中探索、突破、前进、创新,其中不乏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等。

北京冬奥会、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全球创投峰会……这些热点、亮点的背后,都有着西安硬科技的身影:因诺科技研发的国内首台越野滑雪辅助训练无人机系统在北京冬奥会上亮相应用;诺瓦星云自主研发的超高分辨率服务器、超大规模视频拼接器、超十万张接收卡,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LED显示系统提供了操控精准的控制系统;由西安光机所研制的舱外航天服摄像机,记录下了航天员“太空漫步”的惊艳一刻;奕斯伟芯片晶元、启明920AI加速芯片等核心技术上榜“西安硬科技十大突破”……这背后,是西安作为硬科技策源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凝聚的向上力量。

科技创新蔚然成风,尖端成果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的科创企业在西安成长壮大,展现出蓬勃生机。2022年,西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培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23万家,两项数据双双“破万”,持续保持增长。芯片级晶圆制造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控制技术、个性化定制式医疗器械设备、铂力特3D打印技术、中科微精飞秒激光超精细微圆孔制造装备研发及应用等,不断凸显西安强大的硬科技创新实力。越来越多实力强劲的企业在西安加速成长,为行业升级、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持续的动能。

科创“版图”不断扩大 生态“雨林”生机蓬勃

当你步入西安各区县及开发区,沉浸式“触摸”西安创新力量的脉动,你会发现,科创力量的诞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这座城市及各方力量对创新发展“核心密码”的坚持。

西安爱科赛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小青,用“天翻地覆”一词来形容近年来西安科创环境的变化,“很多企业都在西安设立研发机构,聚集度很高、氛围很好,也有政策、机制等各方面的加持,创业企业越来越多。”

近年来,西安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科创西安”建设为引领,持续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高能级创新平台布局,打造科创良性生态。西咸新区汇聚重大科技创新资源;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位于全国高新区第一梯队;经开区全面推进院地合作;航空基地聚力打造航空硬科技高地,同时多区获批国家级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全域秦创原、区区有示范”,在秦创原科创生态“雨林”的滋养下,科创企业发展生机勃勃。

西安科创底色也是分外鲜明,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位列全国第一梯队,创新驱动总平台秦创原等多个高能级创新体系持续“输血”。在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上,西安依托众多科研院所,加速布局科创重器平台,形成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如今,西安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科技、资本、人才资源集聚,营造出了企业茁壮成长的“热带雨林”。

“陕西的创新驱动加速不可逆,相信在秦创原平台的赋能下,科技型中小企业一定会有更大突破。”欧卡智舶创始人朱健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科创,既是经济动力,也是发展之源。2023年,西安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我国第四个获批建设 “双中心”的城市;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中,西安位列全国第六;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西安位列全国第八;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全球创新指数报告》,西安位列全球第22位,居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这些,都让西安科创肩负起更多期待、使命与担当。

做好“双中心”、做优“秦创原”、做强“硬科技”,我们期待着,西安更多科创力量的诞生与涌动,在科技创新领域激荡出更多“西安声音”。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程静)


【责任编辑:欧阳雪】

西北戈壁滩上 光热技术路径探索正齐头并进

近日,随着最后一罐混凝土浇筑入仓,三峡集团青海格尔木海西基地10万千瓦光热项目(以下简称“海西项目”)吸热塔顺利封顶。

再添10架“吉祥鸟”江西航空工业昌飞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航空工业昌飞与山西航产集团在景德镇签订了10架AC311A“吉祥鸟”直升机购销合同及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航空工业和山西省开启“央地合作”新篇章,落实国家低空经济发展又迈出实质性步伐。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7日宣布,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利率1.75%,旨在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数智赋能 中国移动为春耕生产注入新质生产力

中国移动贯彻落实“农业强国”、“粮食安全”战略,勇担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主力军,在全国打造了1300余个5G智慧农业示范项目,科技助力春耕备耕,为农业注入新质生产力。

新型研发机构成为北京创新“引擎”

在全球首创消化内镜单目3D成像系统、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开发1024通道脑电信号采集系统……

工信部等七部门发文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鞍钢牵头“高性能钛合金无缝管产业化关键共性技术” 研发启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研发专项——“高性能钛合金无缝管产业化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日前在四川成都举行,标志着由鞍钢集团的攀钢牵头、10家单位联合组织实施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500余专家、企业家齐聚武汉纵论交通智能建造

聚焦当前交通智能建造重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问题,交流展示交通智能建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厦门市工信局组织应用场景“供需对接会” 力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解读《厦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电子元器件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推动试点企业与数字化服务商高效沟通,促进厦门市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规模达8.51亿户

截至今年2月末,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8.51亿户,相较4G用户数超出9000多万户。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加速 国产算力探索资源配置“最优解”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算力需求迅速增长,在国产算力高速发展的背后,算力供需矛盾仍然突出。目前,我国已正式启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