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传媒区域经济中国智造品牌中国数字经济生态中国匠心中国健康中国一带一路公益慈善经济与法人文非遗广角镜艺苑人生特色小镇财智人物商业电讯上市公司中国风县域经济营商招商新农村领军者名医堂基层党建廉政中国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消费•潮社区•社会视点乡村振兴中国开发区部委直通车聚焦商协会宏观经济信息环球资讯投资要闻本委传真付费资讯图片视频专题

构筑生态高地挖掘“绿色财富”湖北省十堰市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春夏之交,行走在湖北省十堰市,满眼皆是绿水青山,草木葱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这是十堰肩负的政治责任;“八山一水一分田”,这是十堰拥有的资源禀赋;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这是十堰发展的绿色定位。

十堰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扛牢政治责任,发扬自身优势,聚力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十堰是大山区,也是大农村,农业分量重、农业人口多,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十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关键要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

定位明确,路径清晰。绿水青山构筑生态高地,也蕴藏着经济财富。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拥有“仙山、碧水、汽车城”3张名片的十堰,吸引了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好山产好茶,该市区域公用品牌“武当山茶”俏销海内外,成为山区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变荒为“绿”矿老板蝶变为茶老总

“五一”假期期间,十堰市竹山县的生态茶园里,每天游客川流不息。“这里原来是荒山荒坡,后来流转过来种上了茶树。”湖北星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泽胜指着不远处的茶园告诉记者。

林泽胜是福建省福州市人,2006年到竹山开矿,生意做得十分红火。2013年,在竹山县委、县政府的引导支持下,林泽胜决定转型经营农业,在竹山县得胜镇流转了2000多亩山地,和村民一起种茶卖茶。“当地政府部门想把我留在这里继续发展,认为开矿不可持续,正好十堰生产绿茶的多,红茶的少。所以,我就做起了家乡的闽红工夫茶。”说起十年前的转型,林泽胜笑着说,“我以前不会做茶,特地跟着家乡师傅学习了做茶。”

十年后,竹山县的山更绿了,林泽胜公司所生产的“十星红”闽红工夫茶越来越香,还飘到海外,一年茶叶出口额达8000多万元。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在十堰市,矿老板“变”茶老总的例子还不少。走进鄂渝陕(竹溪)茶叶市场,一家茶叶店几乎每天都会迎来陕西和四川的茶商光顾。这家茶叶店老板名叫王昌安,原是十堰市竹溪县的矿老板。2014年,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引导下,王昌安毅然弃矿转型,在竹溪县3个村流转了2000多亩山地,带领以前的矿工专心种起了茶树,加工“武当山茶·碧麟溪”系列绿茶、红茶。以前开矿认识的陕西、四川老板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他的茶叶经销商和主要消费群体。

一晃八年过去,虽然钱没以前赚得多,但王昌安却觉得越过越开心、越来越踏实了,“以前开矿虽说一年可以赚1000万元,但做石材污染破坏环境,钱都赚得不踏实。现在种茶树,美化了环境,生产的茶叶对人体也有利,挣钱挣得安心。”现在,王昌安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茶企老总,他的企业今年已销售700多万元的茶叶。

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各茶企还辐射带动本镇及周边乡镇建设茶园,为山区百姓拓宽了致富路。

以“绿”生金 林场变生态公园

“这里溪水清澈,满眼绿色,空气负离子让我们如饮甘醇!”“五一”假日前夕,聂鑫森、阿成、梅洁、刘益善、墨白、野莽等十余位作家,来到十堰市竹溪县采风时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零距离感受绿色生态之美后,作家们一致决定在竹溪县营盘山景区成立采风基地。

竹溪营盘山景区坐落于国家级生态农场、湖北省竹溪综合农场杨家扒茶场。以前这里都是林场,辖区内农户靠砍伐木材过日子。“树越砍越少,日子越过越穷。”竹溪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满东说,“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砍树经济’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打好绿色生态的金字招牌,就必须找准生态和发展最大公约数。绿水青山孕育着宝贵的发展优势,如何挖掘、释放绿水青山的价值?近年来,竹溪综合农场改变经营理念,让农场从砍树变成种树护林,从卖木材变成“卖景观”,开发竹溪县营盘山景区。依托营盘山、山腰三大瀑布、山下百草溪、疗养度假宾馆(综合农场原场部)四大资源,建成营盘峡谷体验区、百草溪游览区、营盘山宿营区、板岩子户外活动区。“每年接待游客数万人,以前的伐木工人成了如今的护林员,还带动周边1000多名村民就业。”竹溪综合农场党委书记汤维斌介绍。

同时,该农场还结合当地林地资源丰富的实际,大力种植茶叶、黄连等,发展林下经济,带动老百姓增收。近些年,农场收入连年超过千万元,在农场内就业的农工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

思路一转天地宽。行走在十堰,以“绿”生金的探索还有很多。五一假期人来人往的竹溪县蒋家堰镇蔓荆沟中草药博览园,原本是荒地。如今,种植有白芷、秸秆、虎杖、金银花等中草药158余种,成为远近闻名的集科研、教学、生态旅游观光一体的综合性博览园,不仅美化了生态,还带动本地农户500多户2500多人增收致富。在十堰市郧阳区汉江北岸,原本的石漠化山体上,栽种了油橄榄树,近两年有三千多亩油橄榄树瓜果成熟。目前油橄榄一年的产值约5000万元。

绿色成为十堰发展的主色。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产业,食用菌、中药材、茶叶、水果、木本油料、黄酒等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势头强劲,去年十堰市成功摘得“茶业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称号。

化零为整 山货成为抢手货

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新方位,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关乎乡村产业振兴。十堰市牢固树立“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理念,发挥优势,找准定位,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聚焦产品创新、市场开拓、品牌打造等方面推动全产业链升级。为了破除“各自的山头各唱各的调”对产业发展造成的阻碍,十堰市立足“一盘棋”,化零为整,协同发力。

“这个小竹笋以前在十堰菜场卖,本地人司空见惯,销路不好也卖不上价。后来我们建立电商团队,整合出售十堰市‘山货’,仅竹笋单品一天就可卖6000多元,根本不愁销。”正在整理发货的汉江网络副总经理黄秋烨说。从线下到线上,通过搭建公共电商平台,过去养在深山人未知的“山货”,开始走上前台,走向市场。武当道茶业公司总经理谢永礼介绍,以前一芽两叶做的中低端绿茶100元/斤,一天最多卖出三斤,现在通过汉江网络搭建的平台,售价160元/斤,几乎每天都能销售8000多元。十堰地处秦巴山脉腹地,特色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汉江优选平台自建成运营以来,通过资源整合,线上线下同时发力,连续三年实现翻倍增长,年销售额近3000万元。

品牌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今年3月,武当山茶产业(品牌)联盟在十堰市正式成立。联盟主席王大明介绍,十堰将形成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对外宣传的品牌整合格局,不断提高十堰茶叶知名度和影响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和更高的价值收益。“此举也是以做优做强‘武当山茶’区域公用品牌为突破口,将产品优势和文化底蕴优势更好转化为产业优势。到‘十四五’末,全市茶叶综合产值力争达到150亿元以上。”十堰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曹峻表示。

多维度、深层次让土特产增值,核心是让农民从全产业链各环节分享更多增值收益。每年清明前后,春茶大量开采上市。十堰的武当山茶多为名优绿茶、红茶,炒制费时费力,且代加工的小作坊炒制标准不一,产品品质和销售价格参差不齐。今年,武当山茶产业联盟在竹溪、竹山两县的几个茶叶主产乡镇建立“共享车间”,引进智能化、机械化制茶设备。“根据不同加工标准,加工费15元-30元/斤,到4月底,我们这一个车间已加工3万多斤干茶。”位于竹溪茶叶市场的“共享车间”负责人姚顺东介绍,“除了代加工,农户也可以直接将茶叶卖给我们。”今年57岁的竹溪县中峰镇朝阳村村民潘世珍承包了60亩茶园,4月27日,她将新采的1000斤鲜叶送到了共享车间,代加工后准备拿回去卖。“这个共享车间办得好,方便了我们茶农,而且加工费便宜,工艺先进,出来的茶品质好,不愁销。”潘世珍说。

飞凫历览万山小,盘礴今看此地雄。十堰,这座大山之城,正化“绿”成金,奏响了乡村振兴的绿色“交响曲”。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李文闻】

飞“阅”绿水青山 “瞰”见醉美风光 航拍七彩龙江文旅活动启动

2023年9月24日,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伊春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中共嘉荫县委宣传部协办,新浪黑龙江承办的航拍七彩龙江大型文旅活动启动仪式在哈尔滨市防洪纪念塔广场举行,首站伊春嘉荫无人机航拍大赛即时启动。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推祟甘南县“丰富的农旅资源”

找亮点、寻短板、提建议,探索甘南发展新路径,为甘南县乡村振兴贡献“清华智力”

第二届扁鹊文化节将于9月15日至17日在内丘举办

为进一步扩大扁鹊文化品牌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助推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二届扁鹊文化节将于2023年9月15日至17日在内丘县举办

国内唯一展示城市冰雪文化发展专题博物馆免费向市民开放

哈尔滨冰雪文化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展示城市冰雪文化发展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总面积5688平方米,分为展陈区、体验区、文创区及冰雪大师工作室。

黑龙江富裕牧场柯尔克孜族民俗文化旅游第一村

富裕牧场有限公司柯尔克孜民族村位于富裕牧场场部西南6.5公里处,西靠嫩江,南面乌裕尔河,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村,是“黑龙江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收录在“北大荒文化地理标识”中。

绥芬河铁路车站暑运期间旅客运输同比增长71.1%

今年为期62天的暑运结束,绥芬河铁路车站优化各项服务举措,满足旅客便捷出行需求,努力为旅客营造安全温馨的出行环境。截至8月31日,绥芬河站累计发送旅客16.1万人,同比增加6.7万人,增幅达71.1%。

“古韵龙江 百艺百器”民族手工艺品促销会在哈拉开帷幕

9月28日,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黑龙江省商务厅、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哈尔滨市道外区人民政府主办,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哈尔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道外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承办的“古韵龙江 百艺百器”民族手工艺品促销会在哈尔滨市道外区闯关东广场及步行街举行

“共聚粮都 奔向美好”2023富锦半程马拉松赛事圆满收官

8月20日早7时“共聚粮都,奔向美好”2023富锦半程马拉松在市政府广场鸣枪开跑,富锦市委副书记、市长郝旺致欢迎词,佳木斯市政协副主席、富锦市委书记梁庆民宣布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名选手陆续通过起跑线瞬间点燃马拉松盛会热情。

深耕黑土续写传奇--首届北大荒版画双年展开幕

9月15日,“纪念北大荒版画诞生六十五周年·深耕黑土·续写传奇——首届北大荒版画双年展”在黑龙江大学博物馆开幕。

2023黑河市第三届文化产业博览会暨首届嫩江跳伞节盛大启幕

8月13日,黑河市第三届文化产业博览会暨首届嫩江跳伞节在嫩江盛大启幕,黑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狄恒,嫩江市委书记刘铭、嫩江市委副书记,市长崔凯等众多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10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合作发展。

龙江县龙江镇举办首届西郊文旅文化艺术节

日前,龙江镇举办了首届西郊文旅文化艺术节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共创文明城”文艺演出,旨在通过各种精彩文艺演出,展现龙江镇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乡村事业振兴发展。

以文兴旅以旅彰文 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文旅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

年初以来,五大连池风景区紧紧围绕“能力作风落实年”目标任务,全力打造五大连池火山矿泉文化品牌,培育旅游产业新亮点,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八届全国民宿大会暨首届全国森林民宿大会即将在塔河县开幕

办好全国民宿大会,促进旅游产业发展。8月26日,第八届全国民宿大会暨首届全国森林民宿大会将在塔河县拉开序幕。目前,大会组织筹备、安全保障等各项工作已全面部署到位。

“心绥所愿·诗化田园” 绥化市四季文旅节庆活动启幕

9月23日,由绥化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绥化市四季文旅节庆活动--秋收(寿)节暨秋季旅游推广季启动仪式在绥化市人民广场举行。

黑龙江省首届中俄地方文化艺术节闭幕式在哈尔滨伏尔加庄园举办

黑龙江省首届中俄地方文化艺术季闭幕式暨中俄文化嘉年华,将于8月30日在哈尔滨伏尔加庄园举办,带大家沉浸式体验中俄文化魅力

哈尔滨马迭尔文旅投资集团挂牌成立 冰雪经济再添新引擎

8月16日上午,哈尔滨马迭尔文旅投资集团正式挂牌成立。

黄山国企坚持交旅融合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黄山市积极响应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徽风皖韵,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的号召,推动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以交旅深度融合助推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一幅农村有看头、农民有奔头的新安山居画卷。

第五届龙江东部湿地旅游联盟大会在七台河启幕

龙江胜地璀璨生辉,冠军之城宾朋云集。9月4日晚,第五届龙江东部湿地旅游联盟大会开幕式在七台河体育中心举行。八方宾朋齐聚“奥运冠军之城”七台河,共话龙江绿水青山,共谋旅游发展新篇。

文旅部: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和地区(第三批)出境团队旅游业务

自试点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业务以来,出境旅游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有序,对促进旅游交流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古韵龙江 百艺百器”-- 民族手工艺品促销会将于28日在哈举办

9月28日,以“古韵龙江 百艺百器”为主题的民族手工艺品促销会将在哈尔滨市道外区闯关东广场及步行街拉开帷幕。

雅集率水 莫负流觞 中国画名家绥芬河采风交流展昨启幕

8月29日上午,秋风送爽,淫雨霏霏。“百年口岸”绥芬河“率水流觞”中国画名家采风交流展,在市总工会书画展厅盛装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