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传媒区域经济中国智造品牌中国数字经济生态•环保匠心中国健康中国一带一路公益•志愿者经济与法读书•文化广角镜艺苑人生特色小镇诚信中国商业电讯上市公司中国风县域经济营商•招商新农村科创中国名医堂基层党建廉政中国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消费•时尚社会视点乡村振兴中国开发区部委直通车聚焦商协会宏观经济信息环球资讯投资要闻本委传真安全生产农业金融•理财政府法制企业传真传承城市•社区警界传真大美中国

5部门联合发文推动4个重点行业节能降碳


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联合发布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4个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部署系列重点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支持和推动各地区、有关行业和企业做好文件贯彻落实工作,深入实施分领域分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4个行业节能降碳潜力大


实施分领域分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首批为何聚焦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这4个行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目前,粗钢、炼油、合成氨、水泥等行业仍分别有约15%、15%、11%、16%的产能能效达不到基准水平,节能降碳潜力巨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超认为,从钢铁行业看,中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2023年钢铁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超过11%。推进钢铁行业节能降碳行动,有利于加快钢铁行业产品结构、用能结构、原料结构优化调整和工艺流程再造,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合成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农业肥料,产量常年保持在5000万吨左右。”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副主任符冠云说,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将引导和推动合成氨企业实施全系统优化、提升绿电绿氢消费占比等,有利于扩展绿色低碳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场景,形成示范效应,由点及面推动合成氨生产工艺和技术变革。


上述有关负责人表示,总的看,积极推进相关行业节能降碳,把好新上项目准入关口,实施存量项目节能降碳改造,推动用能设备更新,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够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对支撑全社会节能降碳具有重要意义。


部署6项重点任务


此次发布的文件明确了4个行业节能降碳的主要目标,包括2024—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行业形成节能量约32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8400万吨。到2025年底,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均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文件还部署了6项节能降碳重点任务——


优化产业布局。严格执行钢铁、炼油、水泥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新建和改扩建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主要用能设备能效须达到能效先进水平。


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聚焦相关行业主要工序、关键环节和重点设备,加大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力度,提升生产工艺流程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要进一步提高相关行业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要求,逐步淘汰限制类工艺和装备。


优化行业能源消费结构。鼓励相关行业企业实施清洁低碳能源替代,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多元储能等开发应用,有序推进用能电气化改造。新建项目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支持既有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文件同时提出,加强余热余能和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产品绿色低碳转型,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


尽快取得节能降碳效果


推动4个行业节能降碳,有哪些政策保障措施?如何做好落实?


在激励约束和资金支持方面,文件提出,以能效水平和环保绩效为主要依据,对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等行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综合考虑能耗、环保绩效水平,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积极支持相关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落实好现行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在标准提升和技术创新方面,文件明确加快制修订相关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建立健全碳排放技术规范体系,推动制定碳排放核算、低碳工艺技术等标准。依托科研机构、骨干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加强相关行业节能降碳关键技术装备攻关。强化科技创新成果综合评价,将相关行业节能降碳先进技术装备纳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开展能效诊断,全面摸排相关行业企业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主要装置和用能设备能效水平,加强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项目储备。按照成熟一批、支持一批的原则,压茬推进项目建设,尽快取得实际节能降碳效果。(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李文闻】

淄博高新区民营经济活力足

今年1至4月份,淄博高新区非公有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区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的64%,同比增长4.6%;非公有规上工业企业利润额占全区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的47%,同比增长11.5%……这些亮眼数据映射出民营经济活力正在淄博高新区不断涌现。

龙江好礼闪耀龙江礼品展 书写绿色食品产业新篇章

6 月18日,第八届黑龙江礼品展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华旗礼堂盛大开幕。参展商品琳琅满目、款式繁多,涵盖绿色食品、特色农产品、休闲零食、工艺品等多个领域,吸引众多专业买手和市民驻足观看。

德国FEV集团到访厦门 探讨打造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港

德国FEV集团全球总裁Patrick Hupperich、亚洲总裁Mayank Agochiya和中国公司总裁Cagri Cevik以及厦门国创中心主任张敏、首席科学家黄以明等一行调研厦门科学城后到访厦门市科技局,就进一步深化合作事宜进行座谈。

怀化市委书记许忠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五新四城”战略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擦亮“低成本怀化”亮丽名片,为深入实施“五新四城”战略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绥芬河: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便民惠企促高质量发展

市场主体整体优化、多措并举、一体推进,切实增强政策和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聚力打造机制活

依安县先锋乡:小酒坊“酿”出乡村振兴“好味道”

在依安县先锋乡集福村酒坊,阵阵酒糟的香气扑鼻而来,那是独属于粮食酒的味道,酒坊里堆积原料、蒸粮,一口口白色大酒缸装满了酿酒原料,刚刚酿出来的酒香气四溢。

淄博高青县14个新招引项目签约!计划总投资49.2亿元

现场签约新招引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49.2亿元。此次活动既是对高青县良好产业生态、优质招商项目的集中推介

今年前5个月绥芬河市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1.8%

比去年同期增长21.8%。其中,出口47.7亿元,增长52.7%;进口48.5亿元,增长1.6%。

多方加码智能网联汽车 新产业带来新机遇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北京亦庄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建设工作,旨在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高地。

“迎旅发 看鹤城”依安县打造一体化鹅产业链增强企业核心优势

近年来,依安县紧跟现代畜牧业发展趋势,找准方向定位,科学构建鹅产业发展新格局。

为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 徐州郑集镇食品机械(电商)产业园开园

为徐州市电子商务企业家联合会与郑集镇拓展深度合作开启了新篇章

强工业 兴产业∣福建长汀河田镇高质量推进“工业发展年”活动

长汀县河田镇深化拓展省委、市委、县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要求,积极响应全县“工业发展年”活动部署,坚定不移抓工业、抓项目、抓招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做强做大

奇兰雅韵·香飘世界∣漳州市平和举行白芽奇兰茶春茶产销“携手共进”对接会

旨在搭建“互学互促、体验消费、产销对接”平台,带动茶产品销售,推动茶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白芽奇兰茶产业产销对接开拓市场,扩大白芽奇兰茶的品牌影响力,加快实施数字化助力“三品”战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促销费、惠民生、稳增长。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一座储能电站年节约电费400万元

光伏发电系统,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既可以保障园区用电,多余的电可以储存起来;另一方面,这些电还能供给园区的超充站,为新能源汽车充电……

黑龙江省召开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标准会议

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最大程度释放标准化支撑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效能

提前谋划 精心组织 国铁武汉局为京广高铁高标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全国铁路今日调图,京广高铁全线实现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武汉铁路部门首开至太原、沈阳北、济南等城市高铁列车。

中国牛都签约12.6亿元! 魅力鹤城中国(齐齐哈尔)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启幕

“产链创新、标准提升、高质发展”6月18日,中国(齐齐哈尔)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举行,来自国家、行业指导部门及业内领军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行业发展、共谋品牌建设、共话产业未来。

福建上杭县不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沿海能做到的,上杭首先做到”的标准,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让企业敢闯敢干敢投。

河北:依法保护草原,推动绿色发展

增强人们依法依规保护、利用、建设草原的法律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草、种草、护草的社会新风尚

小巨人大能量 厦门品全球链|厦门工信局启动“专精特新”企业联展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希望通过此次宣传活动,着重营造重视工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帮助厦门市专精特新企业拓展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产品曝光度

​培育新动能 跃动新保定 - 主流媒体聚焦保定市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

围绕7+20+N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和先行先试的优势,不断打造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健全新机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